現今,300mm硅片廣泛的應用于集成電路的制造。隨著集成電路特征尺寸由微米級下降到亞微米級甚至納米級的水平,這對處于微電子基礎地位的半導體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得到質量符合要求的硅單晶,需要優化拉制300mm硅單晶所用的28英寸熱場。只通過實際的晶體生長實驗來優化熱場需要極高的經濟和時間成本,延長了技術開發的周期。出于以上兩個方面的考慮,引進計算機數值模擬技術對熱場的優化是十分有用和必要的。
本文通過對中國鋁業廣西分公司實驗室現狀和需求的具體分析,提出了氧化鋁、電解鋁企業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建設目標、系統功能、網絡結構和實施中關鍵問題的解決方案,并就系統運行效益進行了分析研究。
數值模擬技術是分析和優化大直徑硅單晶生長的的有效工具。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軟件FEMAG-CZ計算了300mm直拉硅單晶生長過程中,反射器位置對生長界面溫度梯度、V/G比值、固/液界面上方晶體內熱應力值的影響。模擬采用Mix-length Turbulence模型并考慮了熔體和氣體流動等物理現象。計算結果表明通過對反射器位置的精確調節可以改變局部溫度梯度及熱應力分布,藉此提高大尺寸硅單晶質量。
目前,現有的單梁冶金起重機在運行的過程中由于受力以及傳動不均,會使行走輪出現偏移的現象,甚至會導致行走輪出軌,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影響吊運工作的正常進行,而且起重機停止運行時,由于車架本身與軌道梁之間的缺少穩固連接機構,因此在掛鉤或者車架本身受到外力后,行走輪仍然存在與軌道梁之間發生滑動摩擦的可能,影響吊運工作的正常進行。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防偏移的單梁冶金起重機,解決了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了解決國內搭建的真空電弧重熔3D模型難以控制實際生產中的合金偏析問題,本申請提供一種控制高溫合金偏析的真空電弧重熔3D模型及控制方法。
低品位銅礦生物浸出液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向銅濃度為100~2000mg/L、鐵濃度為300~6000mg/L的低品位銅礦生物浸出液中加入理論需求量的2~5倍的磷酸鹽溶液,用H2SO4溶液或NaOH溶液或KOH溶液調節pH=1.4~2.7,在反應溫度T=30~90℃、反應器的轉速ω=80~350r/min、反應時間t=0.5~2h條件下進行除鐵,反應后靜置時間t=0.5~1h,過濾,得到磷酸鐵濾渣和含銅濾液;
從銅轉爐渣中綜合回收銅礦物和鐵礦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I級磨礦分級:將包括組分及質量百分含量為Cu 3.1-6.2%,Fe 42.1-50.9%,SiO218.5-22.5%,Al2O3 0.60-0.72%,CaO 0.08-0.18%,MgO 0.1-0.25%,Zn 2.5-4.18%,S0.1-0.46%的銅轉爐渣破碎至-2mm,送入由球磨機I和分級I工序組成的I級磨礦分級系統進行磨礦,使得銅轉爐渣細度要求為-0.074mm占75%;